Thursday, February 16, 2017

西沙银行 - 符致国

https://goo.gl/JFZYwR


http://sansha.hinews.cn/system/2017/02/07/030960210.shtml
http://sansha.hinews.cn/system/2017/02/07/030960210.shtml


人物:符致国 | 只身远赴西沙 拓荒岛礁银行
2017-02-15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




2017年2月5日,对于75岁的中国银行海南分行退休职工符致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。他搭乘客机从海口飞抵三沙永兴岛,作为揭牌嘉宾参加中国银行三沙支行揭牌仪式。47年前,他只身远赴西沙工作3年,克服重重艰难,为驻岛军民和海域作业渔民提供一项项银行服务,用自己的青春、汗水和坚持,守望着祖国的万里海疆。
▼「三沙卫视特写:只身远赴边疆,拓荒岛礁银行

“西沙是我的第二故乡,今天我回家了!

望着四面清澈浩瀚的大海,记忆里的画面在符致国脑中不断浮现,逐渐清晰。

 初去 

符致国,原中国银行海口支行员工。1969年9月份,作为海南省组织部批准的第一批建设西沙干部,28岁的他被派驻中国人民银行西沙办事处任出纳、会计。符致国欣然接受任务,搭上小渔船出发。初去的时候,岛上比较困难, 他们靠着喝雨水,种菜,养鸡,抓鱼,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。

 上岗 
登岛一天后,他在永兴岛的办事处正式上岗。那时候,没有电脑,符致国全靠手工记账。符致国细心周到的服务渐渐得到认可。来西沙打鱼的很多渔民一有了收入,都会来到永兴岛找符致国存起来。时间一长,信任符致国的人越来越多,他也被大家亲切地叫作西沙“金融特种兵”,符致国说:

“我没有什么特长,只是把本职工作做好,让大家对西沙的银行业务放心。”

 坚守 
符致国还清晰地记得那些艰苦的西沙岁月。因为补给困难,每天只有种类单一的蔬菜供应,隔上一个多月才能吃上一顿猪肉。岛上的淡水珍贵如油,符致国与其他人一样,对每一个下雨天格外重视,他会将家中所有能装水的工具都拿出来,储备淡水。
比物质的匮乏更难熬的,是精神上的孤单和寂寞。3年多的驻岛时间里,符致国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可以回家,每次只有短短的1个月时间。在漫长的守岛时间里,因为通讯设备的落后,符致国无法及时与家人朋友交流,每次写信寄出,收到回信要等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
那时候,符致国唯一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每天早上7点准时来到办公楼旁的操场上听广播,他说:

“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平凡人的奋斗故事,他们默默对祖国作着奉献,对我们是一种激励!”
符致国说,自己从登上永兴岛第一天起就没有任何怨言,他觉得这里需要银行。而离开西沙后,他仍一直关注着这里的发展。

 返乡 

“西沙的海水依旧清澈,这是我们的家园。”

44年后,重返永兴岛,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没有了,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宽敞信息化的营业厅,三沙支行的员工们笑脸相迎,告诉符致国可以办理种类繁多的银行业务。
此次受邀担任中国银行三沙支行的揭牌嘉宾,符致国再次来到永兴岛,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马路,整齐的楼房,设备先进的海水淡化厂,他深感欣慰:

“我的故乡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,这里设施完善,渔民安居乐业,街上车辆穿梭,岛礁上绿树成荫,环境大为改观,我衷心祝福这里越变越好。”